精准农业已经炒了20多年概念,但我们的印象中却仍然只有拖拉机装上导航走直线。
这不能怪我们孤陋寡闻,而是我国的精准农业进程实在太慢了,即使上世纪末已经在欧美普遍采用的导航技术,我国也是前几年才刚刚开始应用。
而这两年,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出现了大爆发,比如网购、手机支付等,席卷了我们的生活。
确实,与制造技术相比,我国的信息化技术发展得出乎意外得迅猛。这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农业上,智慧农业已经在向我们走来!
首先,智能农机已经应用到大多数作业环节。
智能农机是什么?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但是相信以下的例子将会给你新的认识。
深松监测系统
比如深松监测系统,这是初级的智能农机,具备感知功能。
只要加装传感器和控制器,就可以获得作业位置、轨迹、作业质量以及机具工况等信息,这些信息上传至云平台,就可以实时监测深松作业情况,并辅助补贴资金的管理。
播施精准作业系统
再比如播施精准作业系统,为较高等级的智能农机,不仅能够感知环境,而且可以控制作业。
通过加装秸秆和根茬高度检测系统、播种质量监测报警系统、肥料堵塞传感器以及变量控制器,智能播种机就可以根据地表秸秆覆盖情况、土壤氮磷钾含量分布情况,控制播种和施肥量。
这两者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智能农机系统,此外,还包括变量喷药系统、收获信息采集系统、打捆计数及监测系统等,市场上均有成熟的产品。
第二,云服务已经应用于农业。
云服务是什么概念?手机的云相册、各种云盘?你肯定想不到,云服务已经应用在了农业上。
上面提到的智能农机采集了很多信息,这些信息在哪里汇总、分析?答案就是云平台。
吉林省深松监测云平台
目前行业中,云服务做得最好的案例之一是吉林省深松监测云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查看省内所有深松机以及深松情况,更高效透明地管理深松补贴资金。
目前,吉林省全省所有深松机均安装了该系统,所以数据足够完善。
云服务不仅是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管理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以往的统计手段,云平台上呈现的数据不再只是样本,而是总体,反映的不再是统计学结果,而是事实。
在未来,当智能农机终端足够完善后,云平台将是最为可靠的决策依据。
第三,智慧农场和智慧合作社成为可能。
当感知和控制系统装在农机上,就形成了智能农机,而当这些系统装在温室、灌溉设备等基础设施上,就构建成了智慧农场。
黄河三角洲国家农高区智慧农场
比如黄河三角洲国家农高区,通过田间暗管实时监测、水土环境实时监测、气候及病虫害监测、作物长势信息监测、水肥一体自动化灌溉,实现了盐碱地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
而合作社智能管理系统,则可以实现一个平台管理合作社所有人员、设备以及财务等。
智慧合作社管理系统
合作社管理者在平台上查看社员工作状态、机器作业状态以及农事情况,进行新的任务分发,社员在用户端接收任务,驾驶指定农机具前往指定地块儿作业。
作业过程中,平台实时监测作业情况和机具工况。作业结束后,用户端上传作业结果,并进行结算。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机电所副所长叶舸做报告
以上所述系统、设备及平台,均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机电所副所长叶舸在“2018中国农机高端论坛”上,介绍的中国农机院目前已经开发并投放市场的信息化产品。
此外,行业中还有其他企业在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智慧农业已经到来,未来已来!
省级农业网站:
版权所有:低碳资讯网 备案号:晋ICP备13001173号-1
电话:1861238334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