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 联系我们

        辽宁频道     黑龙江频道     内蒙古频道     陕西频道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科教>>田间技术
学会这三大模式,让你的林地身价翻倍!
点击率:4072 发布日期:2017-07-17 来源:致富帮
模式一:林地果园种草模式

  林地果园种草模式作为一项较为成熟的管理技术,在城市周边颇受追捧,对于果园保水增肥,美化观光采摘环境,增加果品产量、改善果品质量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林地果园种草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果草种植模式,在果园内实施生草覆盖,不使地面土壤裸露,每年刈割1~2次覆于树盘下用于发展养殖业,或者常年不刈割,在果园草生长期内,使果园保持得像绿毯似的土壤管理方法,以此来改善园区内果树的生长环境和果园观光采摘环境,有的地区可以进一步建立起果—草—畜禽复合系统的优化发展模式,从而达到果品和畜禽产品的优质、绿色、安全生产的目的。

“林地果园种草”模式四大好处
  首先,这种林地果园种草模式可以凭借相对较低的成本投入,实现种植、养殖、果品加工、观光采摘之间的融合。非常适合以村内合作社为单位来发展,有效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

  其次,现阶段我国养殖牲畜用的饲料相对不足,如果发展果园下种草养殖的模式,就可以在同一个小环境里实现种养加一体、粮经饲统筹的三元格局。

  第三点好处就是生态。果树在生长过程中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容易造成土地更加贫瘠,进而水土流失,后果就是果树早衰,果品质量下降。如果采用林地果园种草的模式,种下的草就能够很好地起到保护水土、截留雨水,减少径流量和泥沙量,提高土壤酶活性,激活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以及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最后一点,就是政策支持。从去年开始,国家上调了退耕还林、还草的补贴标准,一亩地退耕还林补贴1500元,退耕还草1000元,其中还包括提供草种,这对于农民来说,至少解决了前期的成本。
  另外,林下种草,相当于种植绿肥。如果在果树下主动地种植鸭茅、黑麦草这些禾本科牧草,或者白三叶、杂三叶、紫花苜蓿这些禾本科牧草,就等于既有了经济林,又有了绿肥,一举两得。

模式二:果园生草观光采摘模式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孟林的介绍:
  在1998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经将果园生草纳入绿色食品果业生产技术体系。
  2000年以后,北京市政府将果园生草技术作为果园安全标准化生产和有机栽培的重要技术之一。
  2002年果园生草观光采摘模式得到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的支持。
  果园生草观光采摘模式可以改善园区的小气候,保水增肥,提高果品的质量和产量,特别是降低生产成本,稳定农民增收。
  对于观光采摘园来说,可以改善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园区采摘环境。
  经过孟老师多年的研究试验,发现在城市周边,比较适宜的生草品种有紫花苜蓿、鸭茅、红豆草和白三叶,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模式三:林下养殖模式
  在远离城区的地方,可以考虑林下养殖的模式。
  据孟老师介绍,以前林下散养鸡或者是鹅,容易造成林下光板地,土地板结裸露,饲养环境也比较差,再加上抗生素过度频繁的使用,于是林木果树的质量也变差。这是传统林下养殖的情况下会带来的一些弊端。
  而从2011年开始,在林间人工草地上低密度放养鸡的试验结果证明,林下养鸡可以充分地提高林下土地的利用率,养殖环境会变得更好,鸡的体质也会变的更好,抗病能力会显著增强。最重要的是可以节约精料的饲喂量,可以生产生态、安全、高品质的肉蛋产品。
  不光是鸡、鹅可以这样散养,换成小尾寒羊和猪也没有问题,因为猪是杂食动物,对青草和干草的消化率很高,用牧草来代替一部分精饲料,也更加有利于牲畜健康和肉质的改善。

  林下种草的品种也是有要求的,除了菊苣和苜蓿之外,高丹草和籽粒苋也是不错的选择。


编辑:刘帆



分享到:
上一条:河南吕潭乡专业化育苗品质优
下一条:歇棚期容易出现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    
    科教

    农业网站

           

          

           

          

    省级农业网站:                      

    今日头条 我国多地迎强降雨 国家防总部署防汛 习近平:全面加强新时代我军党的领 这个群体,习近平时常在@他们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 长谈3小时!普京与默克尔就棘手议题 农业农村部召开安委会全体(扩大) 农业农村部部署秋粮病虫防控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问题疫苗案 习近平主持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听取长 习近平对首个“中国医师节”作出重 新时代,习近平这样推进军队党建 亮剑!最高法严惩非法侵占财物的"套 国务院常务会:没收长春长生所有违法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国务院调查组:继续做好长春长生不


    版权所有:低碳资讯网    备案号:晋ICP备13001173号-1

                                                              电话:1861238334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